首页>学生活动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举办庆祝建院9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2025年第四场学术沙龙
日期:2025-03-20点击数:字号:【

近日,水利部 交通运输部 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举办庆祝建院9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2025年第四场学术沙龙。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水工水力学研究所及生态环境研究所共6位研究生分享他们的最新科研成果,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

尚国秀分享了中国两级行政区域植被覆盖时空分布格局及异质性研究。基于GEE平台,以省级和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尺度,深入探讨了2000 - 2021年间中国区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变化规律,为区域植被保护和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朱晓龙讲解了气候变化下冻土病原微生物释放机制及风险研究。通过野外采样、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揭示了典型冻土区病原微生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冻融循环下的释放响应机制以及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的释放风险评估,有助于深入了解冻土病原微生物的生态效应。

吴洪伏的汇报题目为省水船闸平面阀门的启闭力特性研究。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作用水头、底缘倾角和阀门开度等因素对启闭力的影响,并对脉动强度进行了分析,为省水船闸双向输水阀门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刘创介绍了窄河谷大夹角导流洞出口反台阶消能工体型研究。依托如美水电站导流洞工程,通过数值模拟和物理试验,研究了不同台阶高宽比、级数和扩散角对出流水力特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体型方案,为窄河谷大夹角导流洞出口消能工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胡天娅为大家带来了船闸首级长输水廊道水动力特征研究。以三峡水运新通道船闸为研究对象,运用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探明了闸室充水、廊道压力和门井水位等水力特性,对优化船闸输水系统设计、保障船舶安全高效过闸具有重要意义。

马海涛的研究聚焦于溪洛渡水电站发电泄洪下游非恒定流特性及通航安全。通过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和船舶模拟器仿真试验,研究了非恒定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管控措施,为保障溪洛渡坝下限制性航段的通航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次学术沙龙涵盖了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前沿研究内容,展示了我院学子在相关领域的深入探索,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活动期间同学们积极交流互动,深入探讨,学术氛围浓厚。同学们表示,沙龙不仅为研究生们提供了展示学术成果和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还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

| 访问总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