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水利部 交通运输部 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举办庆祝建院9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2025年第六场学术沙龙。本次沙龙聚焦水利工程多个关键领域,邀请了六位来自不同研究所的研究生分享前沿研究成果。 博士研究生张政男通过研究不同比表面积的凝灰岩粉和粉煤灰等对中热硅酸盐水泥砂浆强度、水化行为、孔隙结构的影响,构建了强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模型及火山灰活性评价模型,预测精度良好,为火山灰材料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博士研究生刘紫玫针对寒区水利工程混凝土受冻融破坏的问题展开研究。通过自制试验装置模拟冻融 - 预加荷载耦合作用,研究高含气量水工混凝土的性能变化,并构建损伤本构模型,为寒区混凝土结构设计与维护提供了理论支持。 硕士研究生葛龙甄,以洋吕铁路为依托,研究改性透水模板布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自主研发的改性透水模板布能显著改善混凝土的表面质量,提升表面强度、抗渗性、抗碳化性和抗氯离子性能,延长混凝土使用寿命。 硕士研究生张晓闯的研究聚焦于解决泄水建筑物混凝土冲磨破坏问题。重点研究了粗骨料粒径、用量等因素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收缩性能和抗冲磨性能的影响,为水工建筑物抗冲磨材料选择提供了参考。 硕士研究生葛西西,针对大坝水下修复难题,设计了新型水下吸附装置。通过建立吸附力数学模型和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了负压效应板半径、曲率半径、间隙和推进器推力对吸附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参数,研究成果可提高水下机器人作业稳定性和效率。 硕士研究生高辰源通过确定侵蚀性降雨标准和降雨动能指标,研究多种简易算法模型并对比分析,利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计算土壤侵蚀模数,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成果为南方红壤区生态治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本次学术沙龙涵盖了水工建筑物、水工新材料、水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展示了我院研究生在相关领域的深入探索。活动期间,学生积极交流互动,共同探讨学术问题,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学术氛围浓厚。 





|